2024年前三季度,济宁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417.2万吨,同比增长43.3%,集装箱吞吐量29.83万标箱,同比增长105.7%,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22年的全省港口第5位升至第4位、三年稳居内河港口第1位。
济宁市聚焦“建设亿吨大港口、发展亿吨大物流、培育千亿大产业,打造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”目标,全力突破3大核心产业,依托“丰”字型运输网络,构建以多式联运、绿色智慧及供应链为核心的港航物流体系。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“目前,济宁市船舶可通达50多个港口,物贸网络覆盖全国20个省份152个城市,国际物流拓展至10余个国家。”
拓展物流服务大网络,深化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上海、湖北、重庆等省市港口集团和济宁华勤集团、太阳纸业、东宏管业等本地高成长企业的合作,与厦门象屿、物产中大、中集集团、华电煤业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。2023年,济宁市新开通集装箱航线6条(扬州、常熟、常州、泰州、张家港、万州),2024年新开通杭州下沙、菏泽成武、河北沿海港口等3条集装箱航线及越南胡志明、泰国林查班等2条外贸集装箱航线,累计达26条。
融汇数易平台“港贸船金”业务上线,荣获全国交通物流供应链创新案例。京杭运河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成,吸引上下游客户、物流、金融等资源向济宁集聚。6月份,“济苏绿色穿巴”成功首航,构建起鲁苏协同发展的水运物流体系,畅通了济宁—苏州物流大通道。9月份中欧班列开进龙拱港,铁路货物可直接从龙拱港“下水”,沿运河到达长三角及长江一带,水路货物也可沿新兖铁路“翻山越岭”,为济宁市港航多式联运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