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上半年,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9.8亿吨,日均装车18.24万车,同比分别增长3.0%、4.0%,铁路物流产品服务提质升级,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、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。 这份亮眼的“成绩单”,不仅是铁路货运服务提质升级的见证,更是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生动折射。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、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宏大叙事中,铁路部门正以一系列扎实举措,扮演着至关重要的“动力引擎”角色。 供给侧发力更精准,保障国计民生“不断链” 铁路货运的稳定增长,首先源于对关键物资运输的精准保障。面对“迎峰度夏”能源保供、重点产业原材料运输等硬任务,铁路部门主动作为:西煤东运、北煤南运、疆煤外运、晋南疏港铁矿石、东北粮食直达入关……一条条“绿色通道”高效开辟,确保大宗货物直达目的地。 这不仅有效减少了物流中间环节、降低了社会成本,更优化了运输结构,以更环保的“钢铁长龙”替代部分公路运输,为蓝天减负。尤为暖心的是,在春耕时节,铁路部门对种子、化肥等农资运输同样开辟“绿色通道”,全力保障“不误农时”。这种融入企业供应链、服务国家战略大局、心系民生冷暖的主动担当,正是铁路货运“压舱石”作用的生动体现。 多式联运更高效,畅通经济循环“大动脉” 铁路货运的提质升级,更体现在运输组织模式的优化创新上。大力发展物流总包服务,上半年签订合同量高达12.2亿吨!这背后是对运输、仓储等环节资源的高效整合,是依托庞大路网优势实现降本增效的智慧实践。开行跨局货运班列、打造精品线路、推行“客车化”开行和网上订舱……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运输效率和可靠性,为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提供了坚实的物流支撑。 更令人振奋的是国际舞台上的表现:上半年,中亚班列开行7349列,同比增长25%;中老铁路发送跨境货物302.9万吨,增长9%。一条条飞驰的国际班列,不仅促进了跨境经贸繁荣,更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互联互通、合作共赢的强劲脉动,彰显了中国铁路在国际物流格局中的硬实力和影响力。 创新赋能更智慧,打造物流服务“新范式” 铁路货运的活力迸发,离不开科技与服务模式的持续创新。95306平台的升级是重要抓手:上线102条多式联运“一单制”产品线路,上半年铁水联运集装箱发送量达825.4万标箱,同比劲增18.1%,有效破解了“联而不畅”的难题。更值得一提的是“物流+金融”的创新融合,“运费贷”等金融产品累计为客户提供授信199亿元,预计节省融资成本近6000万元,实实在在为中小企业“活血化瘀”。 同时,国铁网货平台积极吸纳社会运力(截至4月,入驻司机13.3万人、车辆12.8万辆),有效打通了铁路物流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这种“物流+金融+科技”形成的生态闭环,正在为全行业降本增效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铁路方案”,推动公铁联运迈向更高效率的新阶段。 数据的增长是表象,背后是铁路部门服务国家战略、融入发展大局的主动作为和不懈努力。从保障能源粮食安全的关键运输,到优化组织模式提升效率,再到拥抱科技金融创新服务,铁路货运正以一系列有力度、有精度、有温度的措施,为中国经济的稳健前行注入源源不断的“铁”动力。(来源:中国网)